一、系统原理
应用高精度RTK差分基站和GNSS双天线移动站的卫星测向定位原理,实现打桩机的智能引导,独创的手机APP将工程所需打桩点位显示并引导,无需人工放样,直接卫星引导打桩,大数据实时统计打桩数据,便于管理。
打桩机智能引导系统原理
二、优势比较
打桩机作业主要对比内容 | 传统桩机 | 采用桩机智能引导系统的桩机 |
桩点放样: | 人工角桩测算,拉皮尺架设经纬仪 | 按照电子图APP软件自动显示每个桩点 |
放样工具: | 经纬仪、皮尺 | CAD工程图导入桩点 |
定位精度: | 5-10CM | 1-2CM |
操作便捷性: | 操作手看不到桩点位置,听测量员的 人工指令施工,凭借个人经验施工 | 卫星精确定位,驾驶员看屏幕打桩,“傻瓜 式”操作,精准定位 |
误操作提示: | 人工观测提醒 | 智能化报警提示,超过规定误差自动报警 |
受影响因素: | 刮风下雨、人员疲劳 | 24小时全天候施工 |
人工成本: | 5人1组,1天25套桩 | 4人1组,1天30套桩 |
三、系统组成
整套系统由双天线定位定向接收机、GNSS接收天线、基站接收机、无线电台(基站模式用)安卓平板(或安卓手机)、控制显示终端APP等构成。
四、实际应用案例
以在静力压桩机的应用为例,在过去人们凭借经纬仪、全站仪及RTK等技术手段进行“人工”或“半人工”打桩定点,目前市面上的静力压桩机都是采用回转机构构成的步履式行走,纵移和横移完全破坏了之前的标记点,施工人员很难找到原来的标记点来定位,同时桩机到位后复测点位基本无法实现。之前采用经纬仪加钢尺的组合进行定点放样,这种方式前期运算量大,后期放样施工繁琐,工作效率低,强度大。在某型静力压桩机安装了IG300-PD高精度北斗/GPS高精度桩机智能定位引导系统之后,不再需要用观测标记点来定位,系统通过实时获取和解算方位信息,引导操作手实施可靠的精准定位,大大提高了打桩效率,原来5人组一天能打25根桩,现在4个人一天可打30根桩,不论晚上或者天阴下雨都可以不间断打桩。
智能引导系统安装于吴中路桩机施工地
五、总结
桩基础施工的未来一定是数字化,我们相信北斗智能打桩引导系统,会越来越受到打桩机施工人员的喜爱,操作简单、傻瓜式的操作,自动引导和定位,将会成为主流。